相信在学车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教练提到「车感」二字。
前不久,外出拍摄时,我就有采访过一位我们派学车的教练:关于科目二手脚不协调的问题。
教练在针对这个问题进行回答时,就有说到「车感」。
他说:“学车不能光靠肌肉记忆,不然一直都是机械化的操作。学车也好,开车也好,最重要的学员要不断的培养车感。”
那什么是车感?
01
PART
车感的组成部分
车感,是由视觉、听觉、触觉组成。
①视觉
教练在教倒车入库时,是不是让你注意看后视镜?根据视镜来判断车身是正的还是歪的?这就是在教你,学会利用视觉寻找参照物
②听觉
学科目三时,教练会让我们注意听发动机的轰鸣声,这是因为我们的听觉能够根据发动机的声音,判断出是否要进行加减档。
③触觉
触觉很好理解,你能触摸到的都需要触觉来工作。就拿刹车来说,如果失去触觉,刹车踩起来就像是要碰到石头一样,每一脚都是紧急停车。
所以,在学车过程中,不要单一的形成肌肉记忆。要将自己的听觉、触觉、视觉相结合,才能把车学好。
02
PART
车感的3种常见形式
车感通常分为:前进车感、倒车车感、弯道车感。
①前进车感
我们开车时,最怕什么?追尾?会车?开车的过程中,不仅要判断与前后车的刹车距离,还要注意不同方向的车辆。
前进车感好的人,能够进行以下三点判断:
a:知道自己车辆的刹车距离;
b:知道自己的刹车踩多深,车辆车速降多少,知道油门踩多深,车速提升多少;
c:知道自己车的宽度。
②倒车车感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倒车倒不好,是因为没有点位的原因。但其实,生活中我们开车倒车时没有点位可言。
学车时,之所以有点位是因为教练所找的参照物,帮助学员进行练习倒车。
那倒车与车感之间有什么关系?
其实就是:方向盘、后视镜和车屁股之间的一种博弈。很多新老司机,之所以能够一次将车倒进去。不是会看点,而是知道打多少方向盘,在后视镜中车屁股到底挪动了多少,如何去修正。
所以,我们要多培养倒车的车感。因为倒车的车感,能保证我们在任何情况下,任何位置上,都能倒车出库。
③弯道车感
弯道车感我们很好理解,就是方向盘和车头的博弈。以及,在弯道行驶中,知道方向盘打了几圈,车头的弧度。
在弯道中,无论拐弯、掉头还是弯道,都必须具备车感。我们要培养自己在行车中,拐弯时,可以很顺畅。
03
PART
车感好的特质
说完了车感的组成部分以及车感常见的形式。
这个时候,你肯定会觉得奇怪到底怎么才算「车感」好?教练眼中「车感」好的学员,又是怎么样的?
建立良好车感是新手司机成熟的标志,也是新手司机必须获得的一项技能。一般车感好的学员,具备以下几个特质:
①预判能力强
所谓的预判能力就是,能够在短时间内,判断出马路上行人、车辆的轨迹和速度。
有提前预判掉任何紧急状况,就是没有紧急状况,车自然也就开得好。
②胆大心细
有很多人之所以不敢学车,是因为害怕开车上路。说实话,开车是需要一点勇气。
车感好的人,开车时不仅胆大心细,还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但是这里的“胆大”并不是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开车,而是开车技巧过硬,心够细。
以及,开车时能够专注对路况做出判断。
③思维活跃
车感好的学员,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思维活跃,教练一说就能理解。在我们派学车,就有很多这样的学员,因为车感好,拿证速度很快。
所以,我们在学车时最重要的就是培养自己的车感。
或许你会说,车开多了开久了自然就有了车感。当然也可以这么理解.但很多时候,还是需要我们不断的加深记忆,不断练习和培养。
开车和学车,都不是机械式的学和练,而是技巧性!
这一点,很重要!
○ 互动话题 ○
你开车时更看重什么?
平时又是如何培养自己的车感?
一起来分享一下吧
留言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