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拔模命令的高级应用

1.关于分割拔模

关于分割拔模:利用分割拔模,用户可将不同的拔模角应用于曲面的不同部分。拔模曲面可按拔模曲面上的拔模枢轴或不同的曲线进行分割,如绘制曲线。如果拔模曲面被分割,您可以:•为拔模曲面的每一侧指定两个独立的拔模角。•指定一个拔模角,第二侧以相反方向拔模。此选项对于按拔模枢轴分割的拔模或使用两个枢轴的分割拔模均可用。•仅拔模曲面的一侧 (两侧均可),另一侧仍位于中性位置。此选项对于使用两个枢轴的分割拔模不可用。下图显示了分割拔模的示例。每个示例均使用拔模枢轴 (基准平面) 作为分割对象。1.原始零件 (拔模前)2.使用“独立拔模侧面”(Draft sides independently) 选项3.使用“从属拔模侧面”(Draft sides dependently) 选项4.使用“只拔模第一侧 (Draft first side only)” 选项下图显示了使用绘制曲线链作为分割对象的分割拔模示例。1.拔模枢轴 (基准平面、侧视图)2.分割对象 (草绘的曲线链)创建分割拔模:本过程以创建基本“拔模”特征的步骤为基础。有关如何创建基本“拔模”特征的详细信息,请参阅“相关链接”下的链接。1.单击“模型”(Model) > “拔模”(Draft)。“拔模”(Draft) 选项卡随即打开。通过从单个主体或单个面组选择拔模曲面,并选择拔模枢轴和拖拉方向,来创建基本拔模特征。系统将显示采用默认角度实现恒定拔模的预览几何。根据需要修改拔模角值。2.单击“分割”(Split) 选项卡,从“分割选项”(Split options) 菜单中选择一个选项:◦根据拔模枢轴分割 (Split by draft hinge) - 沿拔模枢轴分割拔模曲面。◦根据分割对象分割 (Split by split object) - 沿不同的线或曲线分割拔模曲面。如果选择此选项,则系统会激活“分割对象”(Split object) 收集器。3.如果要根据分割对象分割,请选择或草绘分割对象。可选择与拔模曲面相交的绘制曲线、平面或面组。要绘制分割对象,单击“分割对象”(Split object) 收集器旁的“定义”(Define) 按钮,并在一个或多个拔模曲面上绘制图元的单一连续链。4.从“侧选项”(Side options) 菜单选择所需的选项:◦“独立拔模侧面”(Draft sides independently) - 指定两个独立的拔模角,拔模曲面的每一侧各一个。如果使用此选项,系统将会向“拔模”(Draft) 选项卡中添加 “角度 2”(Angle 2) 框,其中显示第二侧的拔模角值和用于反向第二侧的拔模角方向的 。◦“从属拔模侧面”(Draft sides dependently) - 指定一个拔模角,第二侧以相反方向拔模。此选项仅在拔模曲面以拔模枢轴分割或使用两个枢轴分割拔模时可用。◦“只拔模第一侧”(Draft first side only) - 仅拔模曲面的第一侧面 (由拔模枢轴的正拖动方向确定),第二侧面保持中性位置。◦“只拔模第二侧”(Draft second side only) - 仅拔模曲面的第二侧面,第一侧面保持中性位置。这是根据按拔模枢轴还是按不同的对象分割、以及分割对象的类型来确定的,并非所有选项均适用于特定的拔模配置。5.特征几何符合要求后,单击 “确定”(OK)。创建分割拔模:本示例显示创建“分割拔模”特征。原始零件如下图所示。它包含在 TOP 基准平面两侧对称创建的实体拉伸特征,所有竖直侧边上均有倒圆角。1.单击“模型”(Model) > “拔模”(Draft)。“拔模”(Draft) 选项卡随即打开。2.选择任意侧曲面。因为所有侧曲面均彼此相切,所以拔模将自动延伸到零件的所有曲面。3.单击 “拔模枢轴”(Draft hinges) 收集器以将其激活,然后选择 TOP 基准平面作为拔模枢轴。注意,此基准平面恰好位于零件中间,因为拉伸实体特征是在草绘平面的两侧对称创建的。系统同时还使用此平面自动确定拉伸方向及显示预览几何。4.打开“分割”(Split) 选项卡,然后从“分割选项”(Split options) 菜单中选择“根据拔模枢轴分割”(Split by draft hinge)。5.从“侧选项”(Side options) 菜单选择“从属拔模侧面”(Draft sides dependently)。6.在 “角度 1”(Angle 1) 框中键入 10 以添加或移除材料。要更改拔模侧,请单击 “角度 1”(Angle 1) 框右侧的 反转角度。系统将更新预览几何,如下图所示。7.单击 “确定”(OK),创建拔模特征。最终几何如下图所示。使用绘制创建分割拔模:本示例显示如何使用绘制分割曲线来创建“分割拔模”特征。原始零件如下图所示1.单击“模型”(Model) > “拔模”(Draft)。“拔模”(Draft) 选项卡随即打开。2.选择两个相对的侧曲面 (1 和 2) 作为拔模曲面。3.单击 “拔模枢轴”(Draft hinges) 收集器以将其激活,然后选择 top plane (3) 作为拔模枢轴。系统还使用它来自动确定拉伸方向,并显示预览几何,如下图所示。4.打开“分割”(Split) 选项卡,然后从“分割选项”(Split options) 菜单中选择“根据分割对象分割”(Split by split object)。5.单击“分割对象”(Split object) 收集器旁的“定义”(Define) 按钮,选择侧曲面 (1) 作为要在其上进行草绘的曲面,并草绘一条单一连续图元链,如下图中蓝色部分所示。退出“草绘器”。6.默认情况下,会独立拔模两侧面。在“拔模”(Draft) 选项卡上的 “角度 1”(Angle 1) 框内键入 4,在 “角度 2”(Angle 2) 框内键入 10,该值控制第二侧的拔模角。单击每个 框右侧的 反转角度以添加或移除材料来更改拔模侧。系统即更新预览几何,如下图所示。7.单击 “确定”(OK),创建拔模特征。最终几何如下图所示。使用两个枢轴创建分割拔模:使用两个枢轴创建分割拔模时,拔模曲面的每个侧面都相对于其枢轴旋转。从而曲面可通过独立或从属方式拔模。1.单击“模型”(Model) > “拔模”(Draft)。“拔模”(Draft) 选项卡随即打开。2.从单个主体或单个面组中选择要拔模的曲面。3.指定第一枢轴。在“拔模”(Draft) 选项卡上单击 “拔模枢轴”(Draft hinges) 收集器将其激活,然后选择拔模曲面上的平面、面组或曲线链。4.指定拖动方向。系统将显示采用默认角度实现恒定拔模的预览几何。5.打开“分割”(Split) 选项卡,然后从“分割选项”(Split options) 菜单中选择“根据分割对象分割”(Split by split object)。选择与拔模曲面相交的面组作为分割对象。系统将显示带独立拔模侧面的分割拔模的预览几何,其第二侧为默认拔模角度。拔模曲面的两侧均围绕第一枢轴旋转。6.指定第二枢轴。在“拔模”(Draft) 选项卡上单击 “拔模枢轴”(Draft hinges) 收集器将其激活,按住 CTRL 键,选择另一平面、面组或曲线链。拔模曲面的第二侧围绕第二枢轴旋转时预览几何将发生变化。7.根据需要修改拔模角值。也可从“侧选项”(Side options) 菜单选择“从属拔模侧面”(Draft sides dependently) 选项,此选项在指定第二枢轴后变为可用。8.特征几何符合要求后,单击 “确定”(OK)。使用两个枢轴创建分割拔模:本实例讲述使用两个枢轴创建分割拔模。原始零件如下图所示。1.圆柱2.面组3.圆柱的底边1.单击“模型”(Model) > “拔模”(Draft)。“拔模”(Draft) 选项卡随即打开。2.选择圆柱的侧面作为拔模曲面。圆柱由两半组成,另一半会被自动添加到拔模曲面,因为默认情况下拔模会延伸至相切曲面。3.指定第一枢轴。单击 “拔模枢轴”(Draft hinges) 收集器,并选择圆柱的顶部边链。此链由两条边组成,对应于圆柱曲面的两半。要选择这些边作为链,先选择一条边,然后按住 SHIFT 键并再次选择同一条边,以指示要将其添加至链中,然后选择另一条边。“拔模枢轴”(Draft hinges) 收集器中显示一条链。4.单击“参考”(References) 选项卡上的“拖拉方向”(Pull direction) 收集器,然后选择圆柱的顶部以定义拖拉方向。5.打开“分割”(Split) 选项卡,然后从“分割选项”(Split options) 菜单中选择“根据分割对象分割”(Split by split object)。选择面组作为分割对象。6.指定第二枢轴。单击 “拔模枢轴”(Draft hinges) 收集器以将其激活,按住 CTRL 键,然后选择圆柱的一条底边。放开 CTRL 键,按住 SHIFT 键,再次选择同一底边以指示要将其添加至此链中,然后选择对应于圆柱曲面另一半的另一条底边。“拔模枢轴”(Draft hinges) 收集器中会显示两条链。7.调整两侧的拔模角。生成的几何如下图所示,其各侧分别拔模。8.指定第二枢轴后,“从属拔模侧面”(Draft sides dependently) 选项在“侧选项”(Side options) 菜单中可用。如果选择该选项,则生成的几何如下图所示。PS:在此示例中,如果不选择曲线链,则可选择圆柱的顶部和底部曲面分别作为第一和第二枢轴。

2.关于可变拔模

关于可变拔模:第一次定义“拔模”特征时,系统将把恒定拔模角应用于整个拔模曲面。这称为“恒定”拔模。下图显示的是一个“恒定”拔模的示例。1.拔模曲面2.拔模枢轴(绘制的曲线)3.选定用来定义“拖动方向”的曲面4.拔模角在“可变”拔模中,可沿拔模曲面将可变拔模角应用于各控制点:•如果拔模枢轴是曲线,则角度控制点位于拔模枢轴上•如果拔模枢轴是平面或面组,则角度控制点位于拔模曲面的轮廓上。下图显示的是一个“可变”拔模的示例。1.拔模曲面2.拔模枢轴(绘制的曲线)3.选定用来定义“拖动方向”的曲面4.拔模角5.拔模角位置(控制点)使用可变拔模能够尽可能地保持边相切。创建可变拔模:本过程以创建基本“拔模”特征的步骤为基础。有关如何创建基本“拔模”特征的详细信息,请参阅“相关链接”下的链接。1.单击“模型”(Model) > “拔模”(Draft)。通过从单个主体或单个面组选择拔模曲面,并选择拔模枢轴和拖拉方向,来创建基本拔模特征。系统将显示采用默认角度实现恒定拔模的预览几何。默认拔模角度值显示在图形窗口中和 “角度 1”(Angle 1) 框中。系统还将显示两个拖动控制滑块。一个位于拔模枢轴上。它用于控制拔角的应用位置。然后,系统会沿拔模曲面的参考边显示位置因子。另一个控制滑块连接到拔模角。它用于控制拔模角值。2.要创建其他拔模角控制,右键单击连接到拔模角的控制滑块,然后从快捷菜单中选取“添加角度”(Add Angle)。系统将在默认位置添加另一对拖动控制滑块,通常为当前拔模角位置与参考边 (在存在的情况下,也可以是相邻拔模角位置) 端点的中间位置。默认拔模角值与当前拔模角值相同。3.要修改新拔模角的位置,可单击此控制滑块,然后沿边拖动它,或在图形窗口中双击位置值,然后键入或选择新值。4.要修改拔模角,请在 “角度 1”(Angle 1) 框中键入或选择一个新值。也可拖动连接到拔模角的控制滑块,或在图形窗口中双击拔模角值,然后键入或选择新值。5.根据需要,重复步骤 2 - 4 创建其他拔模角控件。6.特征几何符合要求后,单击 “确定”(OK)。PS:•可使用“角度”(Angles) 选项卡来添加或删除拔模角以及修改它们的值和位置。•按住 CTRL 键,单击与拔模角相连的控制滑块,并将其沿边拖动至所需位置,也可添加拔模角。•要恢复为恒定拔模,可使用快捷菜单上的“成为常数”(Make Constant) 命令。它将删除第一个拔模角以外的其它所有拔模角。•如果要使用基准平面或面组作为拔模枢轴,其它拔模角控件将被置于拔模曲面轮廓上,并沿“拖动方向”投影到与拔模枢轴相交处。需要时可沿着将要定位于不同边的拔模曲面外周拖动拔模角控件。此位置值反映的是沿当前参考边的位置。示例创建可变拔模:本示例说明如何用可变拔模角创建“拔模”特征。原始零件如下图所示。1.侧曲面2.顶部平面1.单击“模型”(Model) > “拔模”(Draft)。2.选择侧曲面 (1) 作为拔模曲面。3.单击 “拔模枢轴”(Draft hinges) 收集器以将其激活,然后选择 top plane (2) 作为拔模枢轴。系统还使用它来自动确定拉伸方向,并显示预览几何,如下图所示。4.在“拔模”(Draft) 选项卡上的 “角度 1”(Angle 1) 框内键入 15,然后单击 反向角度以添加或移除材料。系统将更新预览几何,如下图所示。5.右键单击连接到拔模角的任一圆形控制滑块,然后选取“添加角度”(Add Angle)。系统将添加另一个拔模角控制位置,如下图所示。6.双击第二个拔模角值,然后将其更改为 5。新预览几何如下图所示。7.单击第一个拔模角控件 (0.5 位置处的那一个) 的圆形控制滑块,将其拖动到 0.25 位置处,如下图所示。8.单击 “确定”(OK)。最终几何如下图所示。

3.关于可变拖拉方向拔模特征

关于可变拖拉方向拔模特征:可在选定点处设置“可变拖拉方向拔模”特征的拔模角:•在拔模边或曲线的端点•在位于拔模边或曲线的基准点•沿拔模曲面。也可以在远离拖拉方向参考曲面的单独位置设置拔模枢轴。汽车轮胎的设计是一个很好的可变拖拉方向拔模示例。可以设计一些轮胎面,使其在变深的同时变窄,也可将同一个参考曲面的较深拔模用作较浅拔模。可将“可变拖拉方向拔模”应用到实体曲面或面组曲面,但不可应用到这两种曲面的组合。选定的第一个曲面决定了可对其应用特征的其它曲面的类型。

4.关于可变拖拉方向拔模用户截面

关于可变拖拉方向拔模用户界面:“可变拖拉方向拔模”(Variable Pull Direction Draft) 选项卡包含命令、选项卡和快捷菜单。单击“模型”(Model),单击 “拔模”(Draft) 旁边的箭头,然后单击 “可变拖拉方向拔模”(Variable Pull Direction Draft) 可打开“可变拖动方向拔模”(Variable Pull Direction Draft) 选项卡。命令:•“参考”(References)“拖拉方向”(Pull direction) 收集器 - 显示用于确定拔模拖拉方向的曲面、面组或平面。▪ - 反向由箭头指示的拖拉方向。“拔模枢轴”(Draft hinges) 收集器 - 显示是拔模枢轴并且有相同拔模属性的多条曲线或边链。▪ – 将一组拔模曲面切换到拔模枢轴的另一侧。•角度“角度”(Angle) 框 - 更改拔模角值。范围:范围 (Extent) 列表 - 如果选择了面组几何,则设置拔模曲面的长度。如果激活了分割拔模几何,则设置分割面拔模曲面的终止截面长度。列表在“选项”(Options) 选项卡和快捷菜单上也可用。▪“按值”(By Value) – 将几何延伸指定的长度。▪长度框 – 设置长度值。▪“到参考”(To Reference) - 将几何延伸至选定的曲面、面组或基准平面。▪范围参考收集器 – 显示曲面、面组或基准平面以定义拔模几何的范围。▪“到下一个”(To Next) - 将几何延伸到下一个相交曲面。▪“创建侧曲面”(Create Side Surfaces) - 封闭拔模曲面与相邻几何之间的间隙。如果选择了“相同面组或主体”(Same quilt or body) 选项,则创建与要添加到模型的实体几何完全相似的面组几何。由于面组端点被封闭,其也被称为封闭几何。选项卡:•“参考”(References)“拖拉方向参考曲面”(Pull Direction Reference Surface) 收集器 - 显示一个曲面或彼此相切的多个曲面、一个面组或一个平面,用以确定拔模拖拉方向。▪反向 (Flip) – 使拖拉方向反向。首先选择一个参考曲面。组表 (Sets table) – 显示拔模集列表。单击“新建集”(New Set) 创建新集合。单击集号,以激活该集。“拔模枢轴”(Draft Hinges) 链收集器 - 显示作为拔模几何枢轴的曲线或边链。链可以来自一个主体或多个面组。可以沿拔模枢轴定义多个拔模点以设置不同的拔模角。▪细节 (Details) - 打开“链”(Chain) 对话框以处理拔模枢轴链。▪“反向”(Flip) - 将一组拔模曲面切换到拔模枢轴的另一侧。“分割曲面”(Splitting surfaces) 复选框 - 激活定义分割拔模几何的“分割曲面”(Splitting Surfaces) 收集器。▪“分割曲面”(Splitting surfaces) 收集器 - 在拔模曲面长度方向上最多显示两个点,可通过这些点改变已在拔模枢轴上定义的拔模角。此点可以是基准平面、面组或曲面。分割对象不得彼此相交,也不得与拖拉方向参考曲面相交。角度表 (Angles table) – 显示已启用拔模集的枢轴角度和位置。•“选项”(Options)“连接”(Attachment)▪“相同面组或主体”(Same quilt or body) - 将拔模几何创建为选定主体或面组的一部分。▪“新面组”(New quilt) - 将拔模几何创建为新面组。▪“范围”(Extent) 列表 – 如果选择了“创建新面组”(Create new quilts),则设置拔模曲面的长度。▪“按值”(By Value) – 将几何延伸指定的长度。▪长度框 – 设置长度值。▪“到参考”(To Reference) - 将几何延伸至选定的曲面、面组或基准平面。▪范围参考收集器 – 显示曲面、面组或基准平面以定义拔模几何的范围。▪“到下一个”(To Next) - 将几何延伸到下一个相交曲面。▪“创建侧曲面”(Create Side Surfaces) - 封闭拔模曲面与相邻几何之间的间隙。如果选择了“相同面组或主体”(Same quilt or body) 选项,则创建与要添加到模型的实体几何完全相似的面组几何。由于面组端点被封闭,其也被称为封闭几何。属性:“名称”(Name) 框 – 设置特征名称。在浏览器中显示详细的元件信息。右键单击图形窗口可访问快捷菜单命令:•“拖拉方向参考曲面”(Pull Direction Reference Surface) - 激活“拖拉方向参考曲面”(Pull Direction Reference Surface) 收集器,从中可以选择曲面、面组或平面来确定拔模拖拉方向。•“拔模枢轴”(Draft Hinges) - 激活“拔模枢轴”(Draft Hinges) 收集器,从中可收集作为拔模几何枢轴的曲线或边链。•“分割曲面”(Splitting Surfaces) - 激活“分割曲面”(Splitting Surfaces) 收集器。•清除 (Clear) - 清空已启用的收集器。•添加集 (Add Set) – 创建新拔模集。•删除集 (Delete Set) – 删除选定拔模集。•成为常数 (Make Constant) - 在选定的控制滑块集中删除所有拔模控制滑块,仅留下选定的控制滑块。•成为可变 (Make Variable) - 在集合中添加拔模角。•范围 (Extent) 列表 - 如果选择了面组几何,则设置拔模曲面的长度。指定长度/到选定项▪“底部曲面”(Bottom Surface) - 激活“范围”(Extent) 参考收集器。到下一个/分离的右键单击“拉动方向”箭头可访问快捷菜单命令:•反向 (Flip) - 更改方向箭头和拔模曲面选择的拖拉方向。右键单击拔模角拖动器可访问快捷菜单命令:•添加角度 (Add Angle) – 在默认位置处添加另一个拔模角控制滑块。•删除角度 (Delete Angle) – 删除选定拔模角。右键单击“参考”(References) 选项卡上的“角度”(Angles) 可访问快捷方式命令:•添加角度 (Add Angle) – 在默认位置处添加另一个拔模角控制滑块。•删除角度 (Delete Angle) – 删除选定拔模角。创建了多个拔模角控制滑块时可用。

5.创建可变拖拉方向拔模

创建可变拖拉方向拔模:1.单击“模型”(Model),单击 “拔模”(Draft) 旁边的箭头,然后单击 “可变拖拉方向拔模”(Variable Pull Direction Draft)。“可变拖拉方向拔模”(Variable Pull Direction Draft) 选项卡随即打开。2.要选择拖拉方向参考曲面,请单击 “拖拉方向”(Pull direction) 收集器,然后选择一个曲面、基准平面或面组。3.要选择拔模枢轴,请单击 “拔模枢轴”(Draft hinges) 收集器,然后选择一条边或曲线。随即将显示拔模角控制滑块。4.要定义拔模角度,请单击 “角度”(Angle) 框,然后输入角度值。5.要更改拔模角度:a.要将另一拔模角控制滑块添加至拔模边或曲线,请右键单击拔模角控制滑块,或在“参考”(References) 选项卡上的“角度”(Angles) 下右键单击,然后从快捷菜单中选择“添加角度”(Add Angle)。随即将显示第二个拔模角控制滑块。可在前两个控制滑块间添加更多拔模角控制滑块。b.要更改拔模角度,请在“参考”(References) 选项卡上的角度表中输入角度值,或拖动拔模角控制滑块。6.要在拔模曲面上创建分割,请在“参考”(References) 选项卡的“集”(Sets) 区域中,选择“分割曲面”(Splitting Surfaces) 复选框。选择曲面、基准平面或面组作为参考。在分割曲面参考位置,将拔模角拖动器添加到该集的每个拔模控制滑块。可以相对于拖拉方向参考曲面调整此点的拔模角。7.要在另一平面上添加引自同一拔模参考曲面上的拔模枢轴,单击“新建集”(New Set)。在“集”(Sets) 列表中,将出现“集 2”(Set 2) 并处于活动状态。8.选择新建拔模枢轴的边,并按步骤 2 到 5 中的说明对其进行定义。可以在“集 1”(Set 1) 和“集 2”(Set 2) 之间切换,但不能同时激活两个集。9.在“选项”(Options) 选项卡上:要将拔模几何创建为选定主体或面组的一部分,请选择“相同面组或主体”(Same quilt or body)。要将拔模几何创建为新面组,请选择“新面组”(New quilt)。“范围”(Extent) 列表在“可变拖拉方向拔模”(Variable Pull Direction Draft) 选项卡和“选项”(Options) 选项卡变为可用。要定义面组几何的最后一个截面的特征,从“范围”(Extent) 列表中选择一个延伸选项或拖动拔模长度控制滑块。10.要将拔模特征延伸到拖拉方向参考曲面的其他边,单击“参考”(References) 选项卡上“集”(Sets) 下的“细节”(Details)。“链”(Chain) 对话框打开。PS:有关链的详细信息,请参阅“Creo 帮助中心”的“基础”功能区域。11.单击 “确定”(OK)。PS:要恢复为恒定拔模,可右键单击并选取快捷菜单上的“成为常数”(Make Constant)。将删除第一个拔模角以外的所有拔模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