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刘表剧照
刘表也好,曹操也罢,都是当时天下少有的诸侯,在他们治下干活,就是全天下最好的几个平台之一。
可黄忠却一点表现也没有。
《三国演义》关于黄忠投靠刘备前的种种表现,全都是罗贯中强行加戏。
他在跟随刘备之前未有任何出彩表现,也毫无名气。
以黄忠后来表现出来的才华来说,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难道是黄忠在摸鱼,浑浑噩噩度日,又或者因为其他原因,让他怀才不遇?
一切都不得而知。
反正,黄忠当时就是一个普通将领,像他这样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估计也就和“三国上将”邢道荣混得差不多。
眼看着黄忠就要籍籍无名,终老此生,正是刘备拉了他一把。
02、一战成名
自从黄忠跟了刘备以后,这个活了大半辈子都默默无闻的老裨将,突然就跟打了鸡血一样,开启了开挂的人生。
自葭萌受任,还攻刘璋,常先登陷陈,勇毅冠三军”。——《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
在黄忠跟随刘备攻打巴蜀时,他觉醒了,身先士卒,勇冠三军。
因此,当刘备拿下益州后,封黄忠为讨虏将军。
黄忠的巅峰之战是定军山之战。
建安十九年(214年),当刘备破刘璋、攻克成都后不久,曹操也收服割据汉中的张鲁,攻占汉中。
但曹操失算了,犯了一个严重失误,他为了稳固后方,没有趁势从汉中进军益州,而是派夏侯渊和张郃屯守汉中,自己则回老家保塔,平定内忧。
你不去打他,他可来打你了。
因为汉中对刘备太重要了,汉中与巴蜀,唇齿相依,刘备若不控制汉中,就要时刻要受到曹军的威胁。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十一月,蜀郡太守、扬武将军法正当即劝刘备道:
“曹操一举而降张鲁,定汉中,不因此势以图巴蜀,而留夏侯渊、张郃屯守,身遂北还,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将内有忧逼故耳。”
因此他建议刘备乘机攻取汉中:
“此盖天以予我,时不可失也。”
刘备采纳此建议,遂决定发兵北进,攻取汉中。
刘备马上派军进屯汉中西面的门户阳平关(今陕西勉县西),与曹军守将夏侯渊争夺汉中,但两军相持一年多,互有胜负。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亲率征虏将军巴西太守张飞、平西将军马超等率吴兰、雷铜等将,先进攻下辨(今甘肃成县);
刘备与法正率翊军将军赵云、讨虏将军黄忠、牙门将军魏延等,向汉中进军。
曹操这边以征西将军夏侯渊驻守阳平关(今勉县老城西),平寇将军徐晃驻军马鸣阁道(今四川广元西北),荡寇将军张郃守广石(今勉县西)。
定军山之战
刘曹大军就在汉中,展开激烈对决,双方攻的艰难,守的顽强,互有胜败。
此前,张郃统兵进攻张飞镇守的巴西,被张飞击败,几乎是全军覆没,只身逃回定军山;
而刘备屡攻不克,酣战连年而未有突破性进展,刘备这边还折损了吴兰、陈式等大将。
但是,刘备对汉中志在必得,硬着头皮也要打下去,根本不可能坐视汉中被曹操所得。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听从法正的谋划,率军强渡沔水,直插定军山,占据了定军山有利的地形。
定军山是兵家必争之地,夏侯渊马上率兵前来争山,筑围与刘备军相峙,自率轻兵守南围,以张郃守东围,坚守要地。
关键时刻,刘备大军军师法正突施妙手,设计夺取定军山对面的高山使曹军失去地利。
这招很厉害,夏侯渊只能主动出击,去夺定军山对面的高山。
法正马上以逸待劳,避朝锐,击暮归,占据上风。
夏侯渊的大军成为此战关键,夏侯渊若败,定军山、阳平关、乃至汉中,刘备唾手可得。
谁能击败夏侯渊,破此要局?
就在这时,老将黄忠挺身而出,我来!
很快,刘备率精锐万余人,分十部夜袭张郃,张郃率亲卫奋战反击,刘备不能克。
夏侯渊派张郃守备鹿角东部,自率精锐守备鹿角南部。
这时,法正命黄忠数次鼓噪而不攻,使夏侯渊松懈戒备。
接着,法正又施妙手,全力猛攻张郃,张郃不敌,夏侯渊遂分军一半往救张郃,这一分兵,夏侯渊实力被削弱了。
紧接着,法正再来个疲敌之计,在走马谷采用烧围角之策,逼夏侯渊前去救火。
夏侯渊被法正耍得团团转,只能疲于奔命,四处招架。
夏侯渊这一救火,就露了破绽,防线不稳。
说时迟、那时快,法正再使出惊天妙手,派黄忠居高临下突袭夏侯渊。
黄忠一出,摧锋进击,有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夏侯渊军大败,夏侯渊本人被黄忠刀劈于定军山下。
这就是著名的定军山之战!
夏侯渊一死,张郃急忙退守阳平关,临危主持大局。
这个时候,曹操如梦方醒,知道汉中危矣。
这年三月,曹操急忙自长安出斜谷道,亲临汉中指挥作战。
这个时候,曹操出兵可晚了,此时,双方攻守形势发生逆转,天时地利人和皆在刘备。
刘备集中兵力,扼险据守,不与交锋,拖延时间,消耗魏军。
曹操与刘备对峙月余,士卒逃亡甚多,军粮接应不上,士气低落。
五月,曹操以“鸡肋”为口令放弃汉中,撤军北还。
鲍国安版曹操
汉中为刘备所得,从此,汉中遂成为蜀汉的北大门、诸葛亮伐魏的根据地。
汉中之战,就此落幕,整个汉中之战,定军山就是破局关键。
正所谓,“定军山下摆战场,刀劈夏侯阵前亡”。
这一战,奠定了蜀汉基业,开辟了三国鼎立局面。
整个大战,法正居功至伟,而第二号大功臣就是黄忠!
03、五虎上将
建安二十四年七月,刘备自立汉中王,而后他在于沔阳旧州铺筑坛,陈兵列众,分封诸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官职分别为前将军、右将军、左将军、后将军。
这可是正号将军,此时,赵云是征南将军,魏延是镇远将军,和黄忠不是一个级别的。
黄忠已经成为刘备帐下第四大将,和关张马一档。
孙彦军版刘备
刘备这个任命一出,大家又惊讶,又不服。
很快就有人向刘备提出明确的反对意见。
主要反对黄忠任命的,有两个人。
第一个反对的就是刘备帐下第一大将关羽。
羽怒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不肯受拜。——《三国志》
关羽剧照
第二个是刘备最信任的谋士诸葛亮。
诸葛亮说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三国志》
他们反对的理由很简单,黄忠资历太浅薄了。
黄忠想凭借定军山一战就成为上将,没有这个道理嘛。
可刘备依然不顾关羽和诸葛亮的劝阻,力排众议,重赏黄忠。
因为出身草根的刘备用人不拘一格,不讲资历,不讲关系,只讲战功!
现在问题来了,黄忠战功过关吗?
仅仅凭借定军山一战,他就能与关羽、张飞并列?
或许有些人以为不行。
因为在他们看来,黄忠最大的功劳就是阵斩夏侯渊,而夏侯渊却是一个无能之辈,杀他算不了什么本事。
夏侯渊是曹操心腹爱将,既是曹操本家兄弟(曹操本姓夏侯),还是曹操的连襟。
论才华,夏侯渊在跟随曹操作战期间,战功赫赫,表现出了极其出众的才华,是曹操麾下少有的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
论资历,夏侯渊从曹操起兵反董时就跟随曹操了;
论地位,夏侯渊是曹操麾下地位最高的大将,与夏侯惇、曹仁相当,比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等人还要高出不止一筹。
《三国演义》夏侯渊剧照
黄忠阵斩夏侯渊,就好比先锋廖化拍马阵斩曹仁,就是这么震撼。
更何况,汉中对刘备的重要性怎么形容也不为过。
黄忠仅凭此功,确实可以跻身四虎将(五虎将)。
《三国演义》黄忠剧照
一战成名也罢,大器晚成也罢,黄忠都恰如其分。
结语、
陈寿曾称赞黄忠道: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腾之徒欤?
黄忠确实当得此誉!
问题在于,为什么黄忠在刘表、曹操手下都默默无闻,可在刘备手下却能大放光彩,一鸣惊人呢?
问题的答案,或许就是刘备以一介白丁却逆袭成为天下枭雄,三分天下的原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